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学校新闻 > 文章
经典浸润乡土 文化团结民族 ——西北师大附中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赴东乡中学开展“经典润乡土”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4-04 11:03:22   浏览量: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教育部语用司关于实施 2022年度经典润乡土计划的通知》相关要求与精神,发挥经典诵写讲实践活动对基层语言文字工作的引领作用,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于3月28日赴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东乡中学开展“经典润乡土”活动。西北师大附中教务处副主任武国伟,西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李双义,原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播音主持人、国家一级播音员周蓉,西北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备课组长石波,语文教研组教师姚碧璇等人,以及东乡中学全体师生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同课异构、观课议课、经典诵读、图书捐赠、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提升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推进乡村校园语言文化建设,促进中华经典文化在乡村学校浸润传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一、同课异构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中华经典诗文中传递的意境之美、品格之美可以丰富人生、开阔胸襟、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对中学生的语言文字感受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东乡学子对经典诗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激发他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西北师大附中和东乡中学以课堂为语言文字推广的主阵地,进行了古诗词教学的“同课异构”活动,课堂异彩纷呈。
      上午第二节,东乡中学高一年级组刘瑜老师和高二年级组魏欣蓉老师分别展示了“登岳阳楼”和“蜀相”观摩课。两位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表达流畅,深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
      上午第三节,西北师大附中李双义老师和石波老师分年级进行了“同课异构”。《登岳阳楼》作为杜甫极负盛名的七律,教学角度很多。李老师先是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杜甫的诗歌,调动起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形成知识的正迁移后,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在品读中欣赏诗歌,想象意境,体会情感。李老师注重充分调动学生以往的阅读经验,促成“多元”与“一元”的统一,合理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建立起杜甫相关作品之间的有机联系,引导学生在杜甫一连串的作品中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
      石波老师对《蜀相》一课的教学则是以学习任务单的形式推进展开,提供给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研习思路。课堂的重点立足于精读《蜀相》,通过吟诵感受、品读意象、炼字、典故,思考有限的篇幅是如何表达诗人的圣人情怀和诗歌的“诗史”特征的。同时,石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真正个性化的自由的阅读,不做生硬的标准化的限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发生真正的思考。
\
      东乡中学的老师们在观课后认为,李老师和石老师的课堂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激发和维护,注重培养学生对汉语语言之美的感悟,重视诵读与涵咏,讲求会通与感悟,启发老师们思考古诗词教学新的视角。
      古代中国历来重视“诗教”。此次“经典润乡土”活动,我们以诗歌教学赓续“诗教”传统,通过诗歌的诵读、传讲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诗歌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二、研讨交流
      上午第四节,参与同课异构及现场观摩的老师参加了评课和研讨活动。
      首先,由参加“同课异构”观摩课的刘瑜老师和魏欣蓉老师从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就实际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接着,参会教师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观摩的课堂教学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石波老师重点对魏欣蓉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诊断,提出了中肯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整个评课及交流过程有温度,有力量,达到了学习、借鉴、内化、提升的目标。

\
      最后,李双义老师结合东乡中学的两节观摩课,以“微讲座”的形式展开评课。李老师充分肯定东乡中学授课老师良好教学素养,尤其是精准富有亲和力的语言表达。同时充分肯定语文教研组浓厚的教研氛围,指出作为语文教学“命运共同体”,承载着东乡中学语文教学的光明未来,并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李双义老师随后向与会老师提出两个思考问题,即“我们上的是什么课”“课堂是谁的课堂”,引导与会老师理解语文教师要坚决捍卫语文的“体性”,不能“泛人文化”;语文老师设计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为起点、为中心,要凭借自己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丰富的语言材料积累、专业的文本解读能力,让学生在感悟和品味文本中发展自己的语文学科思维,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涵养性情,从而让语文“认祖归宗、回归根本”。微讲座的最后,李老师建议老师们通过研读专业书籍,提升专业素养。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对于成长中的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每一次的教研都是一次温暖的修行,是智慧的流淌、思维的碰撞,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此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既有语文教学理念的分享,又有基于新教材的大胆实践,与会教师收获颇丰。
      三、图书捐赠
      上午十时,西北师大附中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向东乡中学捐赠图书仪式在教学楼前隆重举行。西北师大附中教务处副主任武国伟代表基地向东乡中学捐赠图书。此次捐赠的图书主要为与统编教材配套的中外经典名著,同时包括一些高考教辅资料。东乡中学副校长宋学锋表示,要将捐赠的每一册图书管理好、使用好,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广大师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言文字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东乡中学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
      四、经典诵读
      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提升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学生使用普通话诵读经典的能力,在校园营造“亲近经典、承续传统”的良好氛围,西北师大附中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组织东乡中学全体师生参与了“经典诵读”活动。

\
      诵读内容为《诗经》《论语》中的经典篇目,由西北师大附中李双义老师和周蓉老师领读,东乡中学全体学生跟读。
\
      五、专题讲座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打开沟通理解之门的钥匙,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意义重大。下午,原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播音主持人、国家一级播音员、西北师大附中周蓉老师给东乡中学的师生带来了题为“推广普通话,从你我做起”的专题讲座。

\
      周蓉老师作为专业播音员,讲座专业性强,讲解风趣幽默。讲座从普通话的来历、我们为什么要说普通话、我们怎样说好普通话三个方面展开。讲座现场,周老师带领东乡学子开展了一系列专业普通话训练,指导他们进行现场展示并指出改进之处。同时,她还亲自示范展开如何通过声调起伏、语速变化和发声饱满度使声音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获得东乡中学师生的一致好评,现场气氛活跃热烈,掌声雷动。
\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瑰宝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并提出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语言文字既是特定社会中信息传递、思想表达和情感交流等的重要工具,也是国家软实力形成的重要资源。
      此次主题活动加强了两校沟通,丰富了当地师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深化了语言文字工作的推进实效。西北师大附中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搭建起一个开阔视野、交流学习、借鉴经验、加强合作的平台,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用心用情做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助力民族地区高中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与民族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撰稿:姚碧璇  李双义    编辑:杨涵雄    审核:缑小锋

图片新闻

更多
  • 勤耕慎育结硕果,诚砺勇迈启新程 ——西北师大附中荣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荣誉称号
    勤耕慎育结硕果,...
  • 10周年
    10周年
  • 赓续华章!西北师大附中蝉联兰州市“高中教育质量优秀奖”并荣获“金桥工程奖”
    赓续华章!西北师...
  • 书香致远·悦读赋能 ——西北师大附中开展青年教师读书分享活动
    书香致远·悦读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