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附中纸媒 > 教育论坛 > 文章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Ⅱ卷试题评价与质量分析报告(文科阅卷点)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08 11:34:00   浏览量:
   朱慧琴
一、试题评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新课标卷)是甘肃省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第三次高考,试卷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4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整体上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突出能力考查,重视人文性、传统文化性,体现选拔性,符合高中教学实际。
(一)试卷结构稳定,题型稳中有变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命题形式上沿承了以往的命题顺序和结构模式,仍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阅读题,第Ⅱ卷为表达题。从题型设计上看,必考题与选考题相结合。全卷共6个大题,18个小题。其中包括现代文阅读(3道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文言文阅读(3道选择题,每小题3分;两道翻译题,每句5分,共19分),古代诗歌鉴赏(两道主观题,共11分),名篇名句默写(3道题6空,共6分),阅读题由甲(必考题)和乙(选考题)两部分构成(均设置1道多选题,3道主观题,最后一道主观题为探究题,共25分),语言文字运用(3道选择题,两道主观题,共计20分),作文(60分)。全卷共计150分,其中选择题32分,主观题118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型基本稳定,在三个方面有所变化。(1)文言文阅读题型在2014年的基础上再次变化,保留了2014年新出现的文言断句题,去掉了多年采用的文言实词题,新增了古代文化常识题。(2)古代诗歌阅读由2014年的比较阅读改为2013年及以前的形式,对一首诗进行赏析。(3)语言运用及表达题的第15小题依然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但改多年来的排序题为选用句式题。题型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标卷试题相对稳定的特点,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
(二)考查重点稳定,试题难易适中
现代文阅读,选文为论述类文本,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古代诗文阅读,选文为《北史》人物选段和唐诗,重点考查了文言文断句、古代文化常识、文言语句的翻译、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选考类文本,重点考查了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的能力。语言表达与运用,重点考查了成语、病句、连贯、图文转换等能力。作文为材料作文,是从生命科学的的代表人物、踏实肯干的“大国工匠”和把美丽带给别人的摄影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有风采的人物。从三个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与去年的作文题相比立意的难度有所降低。
整套试卷难易度适中,区分度较好。区分度不太好的题(区分度在0.2-0.29之间)共有3道,分别是第5小题,文言文阅读的文化常识题,区分度为0.26;第13小题,成语辨析题,区分度为0.21;第15小题,选用句式题,区分度为0.28。区分度不好(区分度在0.19以下)的题1道,第2小题,区分度为0.18。难度最大的一道题仍是文言文阅读的文化常识题,难度系数为0.3。总体情况如下:
  样本量:266629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难  度          区分度
                                                                                     
总分          93.81           11.98           0.54
                                                                                     
信度(阿尔法信度):  0.428
二、试题与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样本量:266629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难  度          区分度
                                                                                     
T1_1          1.66           1.49              0.55           0.34
                                                                                     
 T1_2          0.95           1.40              0.32           0.18
                                                                                     
     T1_3          2.04           1.40              0.68           0.35
                                                                                     
现代文阅读摘编自陈望道的《艺术是什么》,主要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谈读者对作品的再创造问题。就文章细节看,论述文中没有了从2011年开始逐年递增的对文言语段的引用,回归到对现代文论述文段内容的理解,降低了学生阅读时语言方面的障碍。
第1小题重点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题从断章取义的角度设误,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选项对应信息就在文章第1段,原文中“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而选项则为“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错误明显。本题难度不大,考生答得较好。
第2小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题目从颠倒因果的角度设误,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对应信息在文章第三、四、五段,试题难度较大,学生平均得分很低。区分度为0.18,排名全卷倒数第一。抽样数据显示68%的考生误选为B,B选项的后半句“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实现的”,和原文中的表述“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不太一样,但实质相同,即“文本”会影响接受者反思和批判现实,从而否定现实。C项题干中的两句话“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和“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在原文中是先后顺序,但并不是前因后果,而是前果后因。
第3小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题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表述是正确的,但后半句纯属无中生有,仅从所举事例“《金瓶梅》之于《水浒传》”就可看出此说法的荒诞性。 试题难度不大,考生答得很好,平均得分2.04 。
(二)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19分)
      样本量:266629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难  度          区分度
                                                                                  
 T2_4         2.13             1.36            0.71            0.35
                                                                                  
 T2_5         0.91             1.38            0.30            0.26
                                                                                  
   T2_6         2.63             0.99            0.88            0.33
                                                                                  
 T2_7         5.85             1.83            0.59            0.54
                                                                                  
文言文阅读节选的是《北史·来护儿传》,选文依然是选自正史的人物传记,文章难度适中。三道选择题型在2014年的基础上再次变化,去掉了文言实词题,新增了古代文化常识题。三道选择题难度不大,考生平均分为5.67。
第4小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结合上下文分析,这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可以直接凭意思和语法断句。由语法分析,可以判断“数见军旅”和“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的后面要断开,因为都单独构成了句子。“所”和“住”又构成所字结构,不能断开,据此选出答案。题目比较容易,考生得分较高。
第5小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本题平均得分仅为0.91,难度高达0.30,排全卷第一。得分不高的原因一是因为文化常识题多年未考,考生平时复习时对其不够重视。二是B选项的表述不够严谨,B选项为“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但是很多资料中界定“谥号”时都强调两个方面——死者生前事迹或品德修养,因此有些考生认为此题表述不够严谨,从而导致答题出错。
第6小题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C选项错误明显,“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原文为“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意为宇文化及杀害来护儿时,炀帝也被捉拿了。本题考生平均分为2.63,难度很小,得分很高。
第7小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翻译题满分10分,难度适中,考生平均得分为5.85。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对句中几个文言实词的理解不到位,错误理解集中如下。
军旅:军队旅行(游)、带着军队旅行。
咨怨:产生埋怨、生气抱怨、咨生怨恨。
泉壤:黄泉土壤。
“军旅”最初的意思就是部队,《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以作田役。”后有作战、战争、军事之意。今天也常谈“军旅题材”“军旅情怀”等,考生可能习惯了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的现象,于是就生搬硬套地将“军旅”一词单音节变双音节——“军队旅行”。
“咨怨”一词中“咨”成了理解的难点,其实高中课文《蜀道难》一文中出现过这种用法,“侧身西望长咨嗟”一句中“咨”的意思即为“叹息”。
“泉壤”的意思不难,但可能考虑到文言翻译“直译”的要求,考生普遍翻译得较为别扭。
2.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样本量:266629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难  度          区分度
                                                                                  
  T2_8           2.56             0.90            0.51            0.45
                                                                                  
 T2_9           3.02             0.82            0.50            0.42
                                                                                  
诗歌鉴赏为晚唐韩渥的一首七律《残春旅舍》。形式上看似比去年的两首诗简单,但实际上要难于去年。满分11分,考生得分平均分为5.58分,较去年7.42分的平均分有所降低。此题难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对作者生平和背景知识的陌生,会影响考生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众所周知,“知人论世”是我们赏析古诗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本诗而言,考生只能抓住注释中提供的两条信息,注释①中“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注释③中对“梁”的解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据此两点考生推测本诗应该是诗人罢官后的作品。因此对后两联诗歌感情的理解就有了偏差。二是颈联中“诗魔”“净域”这两个佛家用语增加了考生理解的难度。
第8小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题干“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该问法较为笼统,考生更多从修辞手法方面去答这道题,答案中“构思巧妙”在笔者抽取的得分4-6分的100份样卷中没有考生答到。当然,由学生的作答也可看出学生思路模式化的特点,很多学生并没有依照诗歌问题去思考“巧”在哪里,而是一看写景就生搬硬套动静结合、借景抒情、乐景衬哀情等等手法。
第9小题考查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本题得分不高,由于前面提及的原因,考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存在偏差,对情感的理解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流落他乡,借酒浇愁;②对奸人的憎恨以及身居他乡关切朝中之事的爱国之怀,同时也暗示作者内心对朝廷任用小人,不重用贤良的不满。③胸怀大志却难以展露,仕途坎坷却无能为力的苦闷,渴望归隐到一片净土中去。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闽地时而作,当时唐朝已亡,作者此诗旨在行发对唐王朝的怀念之情。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考生无法做到“知人论世”,所以对情感的理解答不出“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理解力强一点的同学基本上也是“套板反应”地答“爱国”“忧国”“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等情感。
受“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的影响,学生将“净域”理解为“一方净土”。抽样数据显示24%的考生点到了“净域”,但大多数考生的理解为“退出朝堂,生活在净域”,还有些答案千奇百怪,如“所有的妖魔都到了干净领域”“流浪在禅这样的净地”等等,76%的考生避而不提。
3.名篇名句默写(6分)
   样本量:266629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难  度           区分度
                                                                                  
T2_10          1.96            1.66            0.33             0.48
                                                                                  
第10小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默写题的命题形式延续了14年的变化,为理解性默写。3道题分别出自《逍遥游》《琵琶行》《赤壁》,与去年的“初中两句,高中四句”相同,且都在《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64篇的范围内。满分6分,考生平均分为1.96。
第(1)小题题干表述“《庄子·逍遥游》指出,‘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有一定的歧义,容易造成考生误解。“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顺承默写内容,一种是对默写语句的解释。考生显然受到“就像”的干扰理解为第二种意思。抽样显示,55%的考生答案为“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11%的考生答案为“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只有7%的同学答案正确。
第(2)(3)小题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写错别字。“转轴拨弦三两声”中“拨”易误写为“拔”,也有部分同学将“东风不与周郎便”中“郎”易误写成“朗”,“乔”写成“桥”。
(三)选考题(25分)
样本量: 28351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难  度         区分度
                                                                                  
T3_11          11.67            2.91            0.47          1.00
                                                                                  
样本量:238278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难  度        区分度
                                                                                  
T4_12           13.36             2.75           0.53         1.00
                                                                                  
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也延续了往年的形式,分别为小说和传记。小说为刘震云的《塾师老汪》,要求考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作答四个小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原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传记摘编自《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选题契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代背景,主要考察考生结合所给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从总体答卷情况来看,选答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生为15690人,占甘肃省文科总考生人数119345人的13.1%,较去年5.7%有所增加;选答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生为103655人,占总考生人数119345人的86.9%。从两题考生的得分情况来看,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生的平均分为11.67,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生平均分为13.36。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难度高于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的难度,考生绝大多数选择了难度较低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且总体平均分高于选择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生1.69分。
1.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第(1)小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涉及人物形象、表现手法、故事情节等几个方面,能力层级为D级。采样数据显示,考生错误答案中E选项较多,E选项错在“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文中对人物的描写主要是工笔刻画。工笔描摹要求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细致地写出人物的特征;白描则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就全文而言,作者对老汪形象的塑造显然是采用了工笔描摹的写法,尤其是语言方面。
第(2)小题考查欣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难易适中,考生答得较好。
第(3)小题考查对作品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本题答得不理想。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审题不清,题干明确提示老汪对“有朋自远方来”的理解“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因此对此题的理解应从老汪的人际交往入手解答他为什么对“有朋自远方来”有着那样的曲解,大多数考生则将重心直接放在对老汪人际关系的解读上。二是答案缺乏概括性,很多考生都列举了感到孤独的原因。
第(4)小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难度较大。题干为“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考生答题时依然存在不认真审题的情况,题干要求很明确,相似点是“性情气质”,考生答案中的相似点则包括外貌、生活境遇、生活习惯、学问。不同点是“精神困境的根源”,考生答案中不同点却包括二人的表达能力、责任心、学问、对生活的态度等等。另外由于小说是节选,原文中不能明显地看到老汪所生存的社会背景,所以考生很难分析出老汪的困境根源,答案中困境根源为“内心的憋闷”也值得商榷。
2.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第(1)小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抽样数据显示选错的同学中选C项的考生较多,C选项中“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所陈述的事实都对,但前后没有因果关系,戴安澜将军拒绝收容后“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这也提醒考生筛选信息一定要仔细严谨。
第(2)小题考查分析文章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原因类题型属于平时训练中常见题型,难度不大,考生基本能做到分点答题,答案也较为准确。
第(3)小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题目考查戴安澜将军《远征》二首诗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迹,考察具有一定的广度。需要考生在认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中信息。文中诗歌涉及的人物是诸葛亮和秦始皇。但很多考生因为只关注诗歌中的局部信息,没有关涉全文,故而出错,出现了霍去病、岳飞、文天祥、陆游、苏轼、成吉思汗等。另外对两首《远征》所明志向的理解也一定要结合诗歌和文本本身,如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蛮夷之事,“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抽样显示37%的学生答案为表明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显然既没有认真读诗,也没有仔细读文。
第(4)小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试题难度较大。考生将内在原因主要集中在“报国”与“善战”两个方面。抽样显示“关爱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这个点考生答不上,但大多数考生却答了“摒弃党派成见”这个点。另外不分点答题也是考生的不足,对于这类题一定要条分缕析,分点答题,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做出合理的解释,论据要充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样本量:266629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难  度          区分度
                                                                                  
T5_13          1.68          1.49             0.56            0.21
                                                                                  
T5_14          1.71          1.49             0.57            0.31
                                                                                   
T5_15          1.78          1.47             0.59            0.28
                                                                                  
T5_16          2.23          1.09             0.45            0.42
                                                                                  
      T5_17          4.12          0.91             0.69            0.49
                                                                                   
语言文字运用题题型稳中有变,去掉了排序题,新增了选用句式题。难度有所增加,更加注重考查语言文字在具体语境下的作用,也更能考查考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第13小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这道题重在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成语的能力,注重语境,突出实用性。要求考生在准确把握成语意义的基础上,还要分析语境与成语意义是否契合。所给三个成语 “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的含义都非常相近,“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墨守成规”,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抱残守缺”,思想保守,不求改进。第①句中的 “不敢越雷池一步”对应着“墨守成规”,第②句中的“不断进取”对应着“故步自封”,第③句中“唯有创新”对应着“抱残守缺”。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比2013年所选的三个成语“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更难辨析,考生得分不高。
第14小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题型与难度基本与往年保持一致。语病类型涉及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三类,都是平时复习中的重点,尤其是A项中偷换主语造成的主语残缺和C选项中“能”与“好坏”的“一面对两面”的搭配不当,都是常见语病题,难度不大。
第15小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采用了选用句式的方式,这种方式多年来没有直接考查,2015年高考,有多套试卷涉及选用句式。选用句式题需要把握语段意思,注意陈述对象的一致性、前后的勾连性、内部的层次性、句式的统一性及事理的逻辑性等问题。本题只需要考虑陈述对象和句式一致的原则,难度适中。根据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所填语句的主体是 “这些兴奋性的刺激”,空格后的主体是“内啡肽”,表述的主要内容是“刺激”让“大脑”释放“内啡肽”。四个选项都表述了这种关系。从句式上分析,A项是“把字句”,陈述的主体是“大脑”而非“刺激”。B项是“被”字句,表述的主体是“内啡肽”,C项的主干是“刺激释放内啡肽”,完全符合句式特点。D项因为用了“把”字,使“内啡肽”成为“释放”的状语,与空格后的内容连贯不起来。
第16小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选了一段说明性的小短文,要求考生在短文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该题属于5道语言表达运用题中难度最大的一道题。考生错误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整体阅读文段,忽略上下文中隐含的提示信息,第一空补写的内容只“瞻前”却没有“顾后”,抽样显示第一空处40%的学生重心放在读书的“目的”上,于是就有了“读书是为了找出问题”“读书更多是为了获得想象力”“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这类答案。第二空相对答得较好。第三空表达不够连贯,根据前后语境可判断出所补语句应该选择“通过……提出……”句式,但很多考生没有注意到句式的一致性。
第17小题考查对图表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E。图文转换题的题型灵活多变,备受命题者青睐,高考年年都会涉及。本题要求对“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主体图形构形要素进行分析并对寓意做简要说明。构图要素——“鸽子”“旗帜”“橄榄枝”非常鲜明,考生基本都能答上,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寓意不甚明了或寓意不全,意思表达不够连贯。解答本题时,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把握构图要素,即“鸽子”、旗帜、橄榄枝,揭示寓意时,一定要结合“联合我们的力量”这一主题,再找到后两者的象征意即可。本题难度不大,得分较高。
(五)作文
      样本量:266629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难  度          区分度
                                                                                  
T6_18          45.39          4.59            0.76            0.73
                                                                                   
第18小题为写作题。此次作文命题形式依然是新材料作文。题目先给了一组有关人物评选活动三名不同身份候选人的材料,引导考生思考三种不同职业背景的人“谁更具风采”,要求提出基于独立思考的选择和见解。材料内容关注社会热点,贴近考生生活,注重理性思辨。三位候选人分属社会不同领域,这就为考生提供了更为自由、更为开放的写作空间,也更有利于展示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
从答卷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能很好地分析材料,运用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紧密结合材料展开写作。就体裁而言,大多数考生选择了议论文,也有一些考生写抒情散文,还有一些考生写记叙文。作文满分60分,从考生得分情况来看,最高分59分,平均得分45.39。考生作文呈现以下特点:
1.审题准确,立意鲜明。抽样数据显示绝大部分考生审题准确,主旨能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风采”和每个人物的突出特点去思考,或从大李的“笃学敏思、矢志创新”角度写科学家的风采,赞美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为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或从老王的“爱岗敬业”角度出发赞美普通人爱岗敬业、踏实奉献的精神。或肯定小刘发现美、传递美,给人们所带来的精神享受。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从某类人出发,而是综合考虑认为三类人都很有风采。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审题偏颇或未抓住核心立意,代表性的观点如“科学在于创新”“保护大自然”。
2.构思清晰,选材典型。抽样显示,大多数考生选的是议论文,都能按照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来写,首段提出中心论点,中间段落或并列、或递进,摆事实、讲道理,材料选择较为典型、新颖,结尾点题,进一步重申论点,或联系现实表达自己的思考。
3.以叙代议,以例代证。考生议论文写作中共性的突出的问题是叙多议少,事例的叙述拖泥带水,不够简明扼要。以例带证,对论据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没有揭示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和论据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
三、语文教学和复习备考建议
(一)夯实基础,完善体系
一轮复习要以高考语文核心知识、主干体系为线索,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因为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核心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语用与表达:字音、字形、成语、病句。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古代文化常识。
古诗文阅读:古诗中常见的形象;古诗语言特点;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名句默写:以《大纲》规定的64篇为准。
文学类作品阅读:小说概念及三要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小说中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传记类作品阅读:传记的基本特征、传记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新闻的相关常识。
(二)定点突破,提升能力
二轮复习要定点突破,提升能力。高考资料一般都会根据高考考点设计若干专项,但这些专项面面俱到,依此复习会出现学生会的地方不断重复训练、不会的地方泛泛而过的现象。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复习情况及自己的经验从这些专项中选出专题,针对高考的命题点、难点和易错点进行类题训练。本次高考阅卷质量监控中,笔者发现很多考生答题中都存在基本能力欠缺的问题。如文言文翻译中实词理解的偏差反映出的问题是考生思维的僵化,对“军旅”“泉壤”的硬译是典型的缺乏灵活性、变通性的表现,对“咨”的误译则是因为缺乏迁移意识和迁移能力。再如诗歌鉴赏中对术语的生搬硬套,反映出的恰是考生理解、分析能力的欠佳。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更是存在审题不清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做针对性的复习。
(三)以读带写,读写结合
高三的复习一定要以阅读和写作作为备考主线,阅读应立足精品文章、高考试题和报刊杂志,让阅读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对阅读方法的讲解、技巧的训练应一点一滴的渗入到阅读练习中。作文训练要形成一定的序列,可以按文体训练,也可以按审题、立意、构思、语言的板块去训练。对作文的复习重在学生的写,而非老师的讲。高三更应该让学生坚持练笔,养成定期作文的习惯。平时多积累些精粹话题和材料(新颖、生动、兼容性强的感性和理性材料),并养成对材料研究分析的习惯,一则材料可能适用多种不同的角度,所以材料的积累不在量的多少,而在新,在精,在学会恰当自如的运用。最后在写作中应学会发现自己写作的特长所在,并予以强化。
(四)关注现实,关注生活
语文的外延等同生活的外延。重视语文与生活接轨,是语文新的学习理念。如2015年的作文材料贴近现实生活,和国家倡导的创新、务实、奉献的核心价值观相吻合。如果考生关注过央视新闻报道中的系列片《大国工匠》,就会发现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都是写爱岗敬业的老王的绝佳素材。所以复习备考中要一定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了解时代脉搏,注重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评价生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此外,要多读书报时文,占有鲜活材料。只有生活储备丰富,知识储备充足,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才有创新的基础。
高考语文备考是一项复杂艰辛的工作,它需要我们研究高考命题,全面、正确地了解当年高考命题特点,分析高考命题走向。如果我们在研究命题的基础上锁定学科的核心知识点、必考点,在考点范围内精准复习,相信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片新闻

更多
  • 10周年
    10周年
  • 欢声笑语辞旧岁,跃虎腾龙谱新篇——西北师大附中举办2024年迎新年教职工趣味运动会
    欢声笑语辞旧岁,...
  • 赓续华章!西北师大附中蝉联兰州市“高中教育质量优秀奖”并荣获“金桥工程奖”
    赓续华章!西北师...
  • 书香致远·悦读赋能 ——西北师大附中开展青年教师读书分享活动
    书香致远·悦读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