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使命任务,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人文素养,加快专业发展,提高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养成阅读与交流的习惯,积极倡导“书香伴我行”的思想,将“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进而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12月6日,西北师大附中开展了以“书香致远·悦读赋能”为主题的青年教师读书分享活动。
分享会上,我校六位青年教师围绕书中的精彩内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生活体验,从不同的角度畅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他们叙说故事、阐述观点、畅谈体会、真诚交流、尽情分享读书的收获。
贺仁旺老师以《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荐读〈西南联大行思录〉》为题,分享了他在阅读这本书过程中的感悟,为我们重现了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和西南联大人所展现出的爱国、民主、科学、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和国难之下显现出的气节与风骨支撑联大师生在风雨如晦之中激情不减,弦歌不辍。
郭斌老师以《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为题,讲述了自己与敦煌和莫高窟的三段渊源,并与现场听众分享了读书时印象深刻的八段经典段落,其中包含了对樊锦诗先生含蓄内敛而又朴实无华定位的肯定,也包括该书作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春芳老师对樊锦诗先生取得成就肯定的认同。分享中,郭斌老师总结道“或许于每个人而言,附中就是我们心中的莫高窟。唯有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用心用情守护这一方净土,方可对得起‘附中人’这样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身份”,引发在场教师的深入思考。
白天惠老师以《愿你克服偏见,愿你勇往直前》为题,从“偏见”“尊重”“勇气”三个关键词切入,分享了自己阅读名著《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感悟。阅读分享围绕偏见——蒙蔽双眼的“标签”;勇气——冲破偏见的那束光;尊重——一种处世态度三个方面,以名著介绍为始,以教育故事为终,阐释了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必然是一条不断看见偏见、尊重人格、勇敢坚守的奋进之路。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教学工作中,在与学生沟通时,老师如何讲话才能起到更好的育人作用呢?景文老师在读完《教师的语言力》一书后,以《让语言有力量》为题,围绕书中提到的表扬、批评、提问、鼓励以及反向激励五个模块,分享了青年教师可以借鉴的讲话方式,审视了自己在与学生沟通时遇到的问题,勉励青年教师运用语言艺术,不放过任何一次表扬、赞美、鼓励学生的机会,成为有语言力量的教育工作者。
陈万老师分享的主题是“《知行》论行知”,以学生写的“我不诗化自己的经历”的文章为抓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阐释了他对于老师与学生关系的理解。他认为我们的学生有思想,有个性,有认知,有辨别,有选择。作为老师,我们要深入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的个性,学生的认知,学生的选择。在实践中,要与时俱进,不要做说教者,要走进学生,做行动者、倾听者、感受者、引领者。以在对学生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知”,去指导教师教学中的“行”,然后在总结“知”,在回到“行”,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许华老师以《阅读伴我成长》为主题,开篇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之所以必须养成读书的习惯,在于寻回对于自我生命的掌控感。以“我为什么必须读书?”为索引,从自我修行与终生成长(收拾精神,自作主宰)的角度,分享了自己通过阅读为自己灵魂找到出口的故事。从职业修炼与正本清源(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出发,以回归教育本质——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回归课堂教育——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回归日常德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三个方面展开,启迪青年教师将读书思考、生活实际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最后,从社会历练与反思归纳(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层面,阐述了走向学生、向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阅读对于个体终生成长的重要价值。
活动最后,副校长杨涵雄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激励全体青年教师要养成多读书、勤思考的习惯,不断丰富自身对阅读的思考,不断提升对实践的感悟。校长周爱祖为本次读书分享活动作总结致辞,周校长对每位老师的读书分享都做了精彩的点评,希望学校相关部门往后多组织这样的分享活动,通过分享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不断深化和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一名有文化底蕴的幸福教师,同时希望全体教师能真正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在阅读中感受文字魅力,涵养丰富学识,培育时代新人,在充实自我的同时引导学生阅读,共建书香校园。
最是书香能致远,悦读赋能启新程。此次读书分享活动,不仅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的读书成果,更达到了交流共享、互促共进的目的,有效调动了全体教职工阅读的热情,展现了学校教师踔厉奋发的精神风貌。参加活动的青年教师纷纷表示要把此次读书分享会作为起点,努力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与书香为友,与智慧同行,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撰稿:周河昌 编辑:武国伟 审核:杨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