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思维模式生长比生涯规划更重要,那是生涯规划行动方案的必备工具---钥匙。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就像,我们想去某个办公大楼去办事,我们会根据出发点,规划自己的行进路线,开车的话如何走,乘坐公交车的话,路线如何,并依据自己的情况准备好必要的经费、零钱、工具如地图、油、出发时间等。现在,有了地图导航,出行方便很多,同时我们也发现,使用导航多了,自己越发“弱智”了。
20世纪4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K.敦克尔,以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实验,观察他们如何解决“用射线治疗胃肿瘤”问题。根据实验的结果,他认为:问题解决过程的总趋向,是先确定问题的范围,指出可能的解决方向,再逐步缩小范围,提出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和具体特殊方法,一步步进行推理以逼近问题的解决。这种观点是把重点放在“提出假设”与“检验假设”两阶段,对它作更详细分析所提出的。人们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及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时,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四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发现问题
当我们感觉到迷茫痛苦、或是生气上火、或愤怒无助的时候,也就是问题得以觉察发现的时候,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处处时时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当情绪出现了,需要问一下自己“自己要想什么,如何解决呢”,这就是发现问题的阶段。是思维积极主动性的表现,在促进心理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很多时候,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比如,终于意识到“自己需要培养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就是问题解决新的开始。
2.分析问题
要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必须明确问题的性质,问题的表面现象,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自己期待的结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其间的关系和已具有哪些条件,从而找出问题解决的主要矛盾、关键矛盾之所在。
当“自己意识到需要培养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需要着手获得一些信息,此时可以打开电脑,利用度娘搜索一下“问题解决”或思维方式等关键词,了解“问题解决”思维的定义、步骤、影响因素等,了解不同思维方式决定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从而对比分析,觉察到自己心智模式带给自己的困惑,从而确定“问题解决思维方式成长的重点和关键点”,如重点是心智模式的改变,关键是提升自己的觉察能力。
3.提出假设
就是提出一个问题解决的设想“如果做到这些,就能够得到。。。”。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假设,即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原则、途径和方法等。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解决方案存在多种可能性,如何找到一个恰当的解决方案需要大量信息调查、前人可借鉴的方案、还有个人决策风格。
前人可借鉴的方案,一般是指固化下来的前有研究成果和理论知识,可供今人使用,却又可能是时过境迁的办法,我们还需要鉴别,是否有可行性。
提出假设的过程,就是大量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过程,就像瞎子摸象一样,借助多角度信息来想像大象的全貌,我们决策时总是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尴尬,好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越来越完善,信息量更大,但我们依然需要放弃穷尽全部信息的绝对化想法,依靠有限的信息资源做出相对合理的决策假设。比如,生涯规划时想了解一个具体行业发展时,可以采用的办法是新闻阅读、调研报告、工作实践、生涯访谈等。其中生涯访谈是一种时间短、信息量大的有效方法,然而生涯访谈有时却又是一家之谈,你可能需要从这些信息时辨别自己所需。
4.检验假设
问题解决的最后一步是对假设进行验证。验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推理,在心里按思维假设进行推论,如果能合乎逻辑地论证预期成果,就算问题初步解决;第二种是实践验证,按假定方案实施,如果成功就证明假设正确,同时问题解决。如果按第一种方法,即使假设推理成立的话,问题的真正解决仍有待实践结果才能证实。就像在生涯规划咨询中,如果对得来的假设不去验证的话,或是验证未得到希望的结果的话,自己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问题解决思维模式的养成,最终还是要通过自己的改变,才能够实现。如果总是依赖他人“告诉”的话,来访者更有可能因为这种习惯性的“答案索取”,而丧失问题解决的能力。
自己的生涯规划,是关于自己未来的实践学科,必然是自己亲力亲为而得知,咨询师能做到的只有陪伴、帮忙指路而已,最终怎么走,决定权在自己手里。如何到达自己理想,更主要依赖自己的问题解决思维模式。